• 从“多棱镜”到“智立方”校庆“科技创新月”为发展赋能

    “创新力”聚焦“高度”:引领发展波澜壮阔20个知名专家团队,5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聚焦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把我校这场“科技成果云推广”比作“假日盛宴”。“科技成果云推广”在5月2日—5日成功举办,作为“科技创新月”首场活动,云推广聚焦学校高尖端原创技术,深挖科研成果富矿,向社会展示不断创新的南工大。“不争学术之名、不争产品之利,做技术的增值工作。”学校膜应用技术研究所李卫星介绍道,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膜所技术研发工作始终坚守在前沿阵地,开发出一系列原创技术成果。团队开发出的新一代陶瓷超滤、纳滤膜材料产品,过滤精度提升30%,通量提升30-100%;新一代中空纤维分子筛膜,相比于管式分子筛膜,具有通量高、装填密度高等显著优势;膜法制浆造纸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将达标尾水处理作为新鲜水补充,大幅度减少新鲜水的消耗量。“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听取我校膜技术研究所‘全球首套制浆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研发情况汇报时,嘱咐学校‘多开展这样的科研攻关’。”在10日举办的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校党委书记芮鸿岩说道,“面向科技前沿,‘顶天’做科研,是我们学校的传统,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我们一直坚定不渝的前进方向。”在5月14日到16日举办的2021年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年会上,乔旭校长结合国际社会和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愿景和政策规定,详细介绍了“南工大技术方案”。化工学科一直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科研人员开始了“化工放大新思考”。“‘扩大化生产’是传统化工发展思路,现在我们需要在本质安全的基础上,拓展最小化原则应用领域。”乔旭团队极力打造化工绿色发展路径,丰富本质安全体系,微化工技术实现了从微米到米之间的“泛厘米级”全覆盖。乔旭说:“我们的目标是加快技术战略布局,抢占绿色化工制高点,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联络桥”拓展“宽度”:合作攻关服务社会“科技创新月”汇聚了一批高校、企业和政府等机构代表,多方开展了校地、校企合作对接活动。“产业强链高层论坛”聚焦如何开展校企协同,共研制约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卡脖子”难题,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工业催化平台年度会议上,与会专家充分探讨如何以公共服务平台形式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碳达峰、碳中和论坛,科研平台开放日,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研究协作论坛等,成为开放的论坛、合作的窗口、联动的桥梁。在产业强链高层论坛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奚杰峰把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深沟称为“死亡之谷”,他说,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着力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打造‘产业强链’也是本次系列产业强链高峰论坛的主旨和目的。”我校国家“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霍峰蔚介绍道,在10日举办的“前沿新材料集群”专场,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就前沿新材料领域科研与产业化应用环节进行了充分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科领域交叉、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平台要在服务中做出特色、做出典型,既要加强子平台间的协作,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更要构建常态化服务企业、园区的创新模式,解决成果转化‘老大难’问题,为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品牌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乔旭校长为负责人的“面向工业催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于14日在我校召开了年度会议。与会专家总结探讨了如何加速催化领域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打通 “科研-科技服务-产业化”之间的壁垒,为石化产业颠覆性技术开发提供原创性服务。扎根大地办大学,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我校一脉相承的核心特质。一直以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要,加强培养链、创新链和需求链、产业链的对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车间里、装置上和产品中。“发展路”延伸“长度”:融合资源接力创新为了更好地为发展赋能,此次“科技创新月”还通过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校友返校传经送宝、创新创业活动和智库建设等,深挖各方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发展、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度联动。5月6日,“科技创新月”校企合作对接日活动上,学校与中国建筑、中石化、九思高科、贺普科技等企业就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开展了深入讨论,双方就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达成共识、签订协议,以期联合攻关、联合培养人才。“企业有多样化实践实习基地,有众多的落地项目,这些都可以为学校相关院系师生工程实践锻炼提供内容、项目和课题。”副校长邢卫红介绍道,此次对接活动交流深入、成效显著,“我们还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大型企业签署重大项目合作协议。”在5月7日举办的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合作签约仪式上,我校与该所达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工科与理科培养思维方式不同,交叉培养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化学院研究所所长唐勇期待在人才培养合作上开花结果。“我们充分调动校友的力量,共同加入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副校长赵志宏介绍道。2000届校友、青云科技董事长黄允松做客南工大第十三期劝业大讲堂,他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从高中开始写代码到创立青云科技并成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的创新创业经历。 学术·人文·创新——别样校庆5月1日,南京工业大学云介绍5月2-5日,科技成果云推广活动5月6日,校企校地合作对接日活动5月8日、9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合作签约仪式暨学术交流会5月9日,“南工劝业+”创新创业系列专场活动、“蓝卓杯”互联网+工业智能APP开发设计大赛开幕式5月10日,科技发展大会、产业强链高层论坛之前沿新材料集群专场5月11日,社会发展与智库建设论坛、社科创新团队及社科研究基地分享交流会5月12日,科研平台开放暨科普活动日活动5月13日,江苏高校科普科幻文化节活动5月14日,工业催化平台年度会议5月14-16日,2021年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年会5月15-16日,前沿技术论坛5月17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5月18日,知名校友系列报告会5月18-19日,南京工业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办学119周年创新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5月21日,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会议、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研究协作论坛5月22日,产业强链高层论坛之生物医药集群专场5月23日,第七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首场路演5月24日,产业强链高层论坛之节能环保集群专场5月25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论坛5月26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成果交流会5月27日,第二十三届研究生科技论坛5月27-29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地区联络网管理工作研讨会5月28-30日,第十一届商务智能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BIFE2021)暨第二届金融科技国际会议(ICFT2021)5月30日,“蓝卓杯”互联网+工业智能APP开发设计大赛闭幕式

  • 10位院士亲临授课 “学术盛宴”向校庆献礼

    5月18日下午,化学学科分论坛在弘毅楼五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李亚栋教授以“单原子催化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从解决单原子催化“卡脖子”技术出发,重点分享了其科研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工作重点,并就报告中的相关话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5月18日下午,交通学科分论坛在天工楼505报告厅举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马巍教授作题为“高寒区供水渠道性能演化与灾变机理”的学术报告。马院士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工程经历,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授了高寒区渠道抗冻胀的关键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冻融作用下的离心机模拟岩土工程结构的创新试验方法。5月18日下午,材料学科分论坛在润德楼B512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施剑林教授作了“纳米催化医学”方面的精彩报告。他结合自身开展科学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包括陶瓷材料、介孔材料、药物靶向输运、催化活性氧调控等在内的一系列前沿的纳米技术及应用。5月19日上午,创新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原主席陈勇教授作题为“‘双碳’战略与‘无废社会’建设”的学术报告。他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背景、基本概念、意义出发,分享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和解决方案,并提出“无废社会”的建议。5月19日下午,化工学科分论坛在弘毅楼五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教授以 “智能分子工程及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为题,从智能分子工程的含义、染料智能分子示例、智能分子工程与产业发展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智能分子的结构设计原理以及在打印、诊疗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对智能分子工程在产业化应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见解。5月19日下午,化工学科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其龙教授以 “吸附材料设计及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如何利用分子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纳米或分子尺度上探索分离工程的本质规律,以实现对结构相似物质的精准分离;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实现氙、氪的分离以及低碳烃分离。5月19日下午,生工学科分论坛在博雅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教授作题为 “医药化学品的生物催化合成”的报告。他从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医药化学品合成面临的挑战、生物催化及其应用以及生物催化合成医药化学品的工程创新方面,对医药化学品的生物催化合成做了全面的回顾与展望,并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医药化学品生物催化过程将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5月19日下午,机械能源学科分论坛在笃学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以 “超越智造的人”为题,以风趣幽默、深刻隽永而又富含哲理的话语,围绕走向制造的人、伟大时代的挑战、群体智慧培养等三个方面内容,阐释了合作点亮智慧、合作点亮创新的观点,解析了基于人与机器的可靠性制造模式,展望了智能时代的人类发展。5月19日下午,土木建筑学科分论坛在立德堂208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应邀作题为 “数字化城市设计发展前沿及实践探索”的学术报告。他以“城市设计概念的当代诠释”开篇,对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三代范型展开了具体、生动的讲述,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授城市设计的产生、发展、各个时代的城市问题及建筑师的思索与探求。5月19日下午,安全学科分论坛在厚德楼309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教授以“公共安全科技点滴”为主题,分别从聚合物阻燃材料、锂电池火灾、文物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等方面,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综述了火灾防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同时阐述并展望了医学应急救援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