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保持思考的人

    轻盈的流年,安堵如故,一月、二月、三月……像是时钟的嘀嗒,一刻一刻地消弭着岁月辰光,并不会因为人间的悲情或喜乐延宕、驻留。春情如婳,我低徊在老山的绿芜野道里,流眄云生云灭、...

  • 稳进的人生不打滑

    众人潜意识中都推崇弯道超车,因为赛马时马力相近的两车胜负难分,常以弯道论成败。常言道,“人生如赛场”,许多人却将之等同于赛场。要知道马力相近,才应着眼于弯道,而为人、为事、...

  • 学而时习之

    如果让我在视频中选择三个让我感触的点,那我会选一个登山故事、一幅书香画面和一个温情的人。一个登山的故事1954年春,毛泽东在杭州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期间,于闲暇中去登杭州附近的山峰。一次,登到半山腰时已是傍晚。有人说,再往前走,就没有路了,天黑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于是便提出下山往回走。可毛泽东却说:“你们是累了吧,不能累了就不干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往前走,绝不下山,不走回头路!”我看到这一部分时,想到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记叙了自己与友人游山东的经历。山洞“深”“难”“奇”,也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众人“遂与之俱出”。王安石后悔曰:“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相似的经历,截然不同的结果。犹记文中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几百年前的改革家与几百年后的革命家,面对抉择时所抒发的感慨何其相似。毛泽东这种坚持不懈、敢于向前的人生态度让人何其动容!一幅书香画面那个记录了毛泽东别具一格的书香生活的画面,让我深受触动。中南海的卧室里,毛泽东的床头前方紧连着大书柜,床右边就是一个桌子,是一个侧过身去即可翻开书和纸,提笔书写的书桌。床头与书桌上都放着灯。灯盏倾斜的方向向着床,让人联想到坐在床上看书的情景,莫名觉得亲切,因为这与现代青年人选择看书的方式很相似。自然本质不同,我多是喜欢睡前看会儿,不想看了就睡,毛泽东却是在争分夺秒地认真研读身边的书。一张床上,右边靠书桌部分放枕头留人睡觉,左边从床头到床尾都堆满了书,真正是与书籍“抵足而眠”。毛泽东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坚持读书学习!儿时,他求知若渴;战时,他枕边不离《孙子兵法》;老时,他也能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幽默而巧妙地使用“papertiger”来应答。一个温情的人我还被纪录片中主席的外交柔情所感动。他对西哈努克进行了无私的帮助,当对方提到偿还时却坚定地说,中国不是军火商。他在接见非洲夫人的时候看到对方手上戴的手镯时,很好奇地抓着非洲夫人的手问这是象牙做的吗?当对方向他行非洲的礼节,即屈膝礼时,毛主席十分幽默地也略一屈膝以示还礼。当时,毛泽东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水门事件尼克松被弹劾下台后,毛泽东却说我想念他,邀请他再一次访华。此时,尼克松已经是位平民,但是毛泽东却主动举起茶杯向这位老朋友表示了上次送酒杯的谢意。

  • 以苦难作福乐的投资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随笔,篇幅很长,语言却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对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面的思考。没有精确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精彩优...

  • 刊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