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书: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修书: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拆书、打孔、整理、装订,这看似机械而又枯燥的工序,便是我校逸夫图书馆中修书者们最为熟悉的事情。每天来图书馆的同学络绎不绝,馆藏的书籍不知被翻阅过多少遍,然而一些书籍副本较少,且年代久远,在多次翻阅中逐渐破损黯淡。但,好在有他们———这些修书者们。在他们手下,一本本破损的书籍重新焕发出活力。  “我叫乔玲,从事图书馆相关工作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在我手上修过的书大概有一万多本了。”这位在我校逸夫图书馆读者服务部担任小组长的乔老师便是一位修书者,对于修书这件事,她保持着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乔老师向小记娓娓道来,一段图书修补的故事由此在我们眼前呈现。  修书 他们是认真的  图书馆修书这项工作延续了十几年,起先这只是老师们的工作,但后来渐渐也有许多学生参与进来。乔老师坦言,以前是她教同学们修书,后来学习古籍修复专业的姚雨圻老师来任职了,因为具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再加上年纪小,容易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所以教同学们修书的职责便落到了他的身上。  姚老师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虽然很年轻,但是却把修书这个活儿做得很出彩。提到姚老师,乔老师赞不绝口,“这个小伙子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工作,教他们教得特别好,图书修补工作也做得非常细致。”对于修书这件事,姚老师也是保持着极大的热忱,“修书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兴趣,我很享受这个修书的过程。”说到修书,他侃侃而谈。  逸夫图书馆的610会议室就是修书的主要阵地,小记去采访时,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修补着手上的图书。桌上,剪刀、笔、胶水、胶带等修补工具一字排开,许多同学聚精会神地做着自己手下的工作,小记站在旁边观看时,他们都丝毫没有发觉。测量尺寸、裁剪纸张、用胶水粘合,这一个个步骤他们都了然于心,丝毫不像是初学者。“他们学得特别快,态度也是相当认真。”当问及同学们的表现情况时,乔老师丝毫不吝啬对他们的夸奖。  是工作 更是艺术  在修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乔老师的字写得特别好看,所以很多封面题字的活儿都是她来做的。“同学们都说我写的字都可以拿去展览了!”说到这时,乔老师非常欣慰地笑了,得到一致的肯定,她对自己的修书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  “现在图书馆的书库里还有我十几年前修补的图书,每次进去整理的时候,看到这些书籍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心里特别开心!”乔老师坚持修书工作十几年,在外行人看来,修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在她看来,修书却是一门艺术。  乔老师表示,修书是一件比较细致的工作,若想要把破损书籍恢复原样,就必须耐心地做好每一步。首先他们需要把馆中破损的书籍挑出来,然后根据破损情况进行分类。封面脱落的书籍要专门重做封面,在封面上进行书写,散架的书籍要打孔,进行重新装订。有时候含有图片的书页残缺,他们会根据书籍的内容重新画一副出来插上,“有些同学画出来的画特别好看,就像艺术品一样。”乔老师称赞道。修好书之后,再重新上架,整个过程他们都有分工合作。  延续 心灵的修行  修书活动的反响特别好,很多同学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其中。此次修书志愿活动的负责人生工类1702的黄劲松表示,修书是一个使人静心的过程,而且在修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拿起书来看了,感觉特别有意思。“黄劲松同学还问我能不能多举办一些修书活动,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真的很高兴。”乔老师和蔼地笑着说。  “刚开始我确实没想到这件事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现在看来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要退下来咯,这群年轻人做得比我们要好,我们也放心交给他们来做。”在修书活动中,乔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的出色表现,也看到了它赋予同学们的重大意义。参加完这个活动,很多同学还表示,修书不容易,所以也体会到了爱护图书的重要性。其实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去修复好一本书,延续一本书的生命,远比把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来得更有意义。  对于后续的活动,乔老师表示,以后可能会举办一些修书比赛,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有他们的耐力,因为不仅要求速度快,还要做得好。“修好一本书,其实就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残缺的书页,泛黄的纸张,原本黯淡无光的书籍,在修书者们的指尖重获生机与活力。他们赋予了每一本书新的生命,也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瞿林秀

  • 层楼予赋少年远航

    层楼予赋少年远航———党委宣传部学生媒体运行团队“新年诗会”侧记   “每思伦常之纲目于明德厚学,尝论兴替之常道于沉毅笃行……”由大学生记者团成员朗诵的电子(国)1602的朱锐同学原创的《南工赋》拉开了新年诗会的帷幕,将现场观众带入了诗的海洋。2018年12月28日,党委宣传部学生媒体运行团队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办 “层楼予赋”新年诗会,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健、副部长马明辉等老师,以及校级学生组织、各学院学生会代表等,共200余位嘉宾和观众参加。  “初心不改,再上层楼”  继去年九曲流觞以诗会友盛宴后,今年的新年诗会又续写了新的篇章。“虽有去年的经验作为参考,但大家依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作为诗会负责人之一的程子乔告诉小记,“前期策划、物资购买、文件打印到现场彩排……短短一个月,要完成这么多工作,心理有点紧张,然而在大家的集体协作下,一切又变得那么井然有序,真应了那句‘团结就是力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今年诗会的主题“层楼予赋”的灵感来源于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而主题的提出者韦洁如对这四个字有着独特理解:“如今,意气风发的少年们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站上了知识的层楼,在知识的高楼里予赋,在人生的画卷上写着最动人的诗篇。”诗词,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寥寥几行字,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在新年到来之际,本次诗会秉着传扬诗词之美的初衷,展现大学生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歌舞交织,诗音绕梁”  “秋风拂面而过,极目远望,又是稻香如鼻,才认识那古道西风瘦马上的旅人……”极坐标文学社、Yi诗社的原创诗歌表演绽放了经典文化的光芒,一句句诗歌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悠扬回荡。  除文学类社团同学外,活动当天还邀请了热爱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同学一同参与。舞-hime社的古典舞《可念不可说》与子不语汉服社带来的舞蹈表演《山鬼》,翩若惊鸿,古扇翻转,身姿聘婷,展示着中华古典舞的美。连绵的琴声婉转动人,指尖与琴弦完美结合,臧倩同学的古筝独奏《锦鲤抄》让人在袅袅余音中得到触动心弦的宁静。诗歌联唱《光阴的故事》,歌曲串烧《尽道清歌传皓齿》等节目也都陆续登场,把本次新年诗会以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呈现出来。  “飞花令下,完美收官”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同学们还展开以“思”“雪”“夜”为题的飞花令角逐,现场观众不仅被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惊艳,也被台上诗词“黑马”的实力所折服。来自由文学社组成的“竞层楼”队的蒋城超同学,由大学生记者团组成的“团团队”的范知行同学以及观众选手、来自Yi诗社的陈旭同学陷入了胶着,他们饱读诗词,有着深厚的积淀,记忆库里的诗词信手拈来,三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将现场的氛围瞬间推至了高潮。最终由大学生记者团组成的“团团队”获得本次诗词文化竞赛的冠军。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甘家昊激动地说:“我虽然是一名理科生,但我特别钟爱诗词。以诗会友,人生有味!”  “今夜诗意满怀,诗情动人……”音乐悠扬响起,随着主持人的话音落下,新年诗会圆满收官,这次活动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与惊喜,让我们共同期许明年再一次与诗歌相会。 大学生记者团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12月28日晚,我校2019新年音乐会在江浦校区大礼堂举行,校大学生艺术团民乐团、合唱团、管乐团联合打造了一场恢弘大气的视听盛宴。校领导芮鸿岩、牛生杰、巩建鸣、吴胜红、凌祥、郝建祥、赵志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千余名师生现场欣赏了新年音乐会,万余名海内外师生校友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了音乐会。 校团委

  • 我校学子签“学霸契约”点燃学习兴趣

    我校学子签“学霸契约”点燃学习兴趣   本报讯 “接下来的14天里我们将一起进行晨读、自习、长跑等活动,并且每天在小组群内打卡。”日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在浦江B201进行了学霸契约开幕式暨好笔记评选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192名同学两两签订“学霸契约”。  刚踏进教室,小记就看到教室后方高高挂起的“学霸契约开幕式暨好笔记评选”红色横幅,教室内已座无虚席,现场轻快的伴奏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不少温暖。活动开始,在好笔记评选中获奖的同学上台领奖并合影。“这个奖项共分三类,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并可分别获得笔记本,书立等奖品。”活动负责人材料 1702班的曲佳昊解释道,“好笔记评选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先由材料学院各班委在班内统计参赛人员,每人附上10张笔记照片,经过学生会成员初选,最终共16名同学进入决赛。决赛包括微信投票和辅导员评分。好笔记评选不仅关注参赛笔记的字迹,布局,还兼顾到了知识点的完整性。”听到这些,小记已经能感受到好笔记评选过程的严谨了。  接着,主持人开始宣读“学霸契约”分组名单,并介绍此次活动内容。“因为这样的学习更加有趣!”在被问及为什么要举办学霸契约活动时,曲佳昊同学笑着说道,“学弟学妹们参加活动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邂逅一份友谊”。小记在现场了解到同学们在报名参加活动时,同时填写了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然后主办方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匹配出一组契约签订者。学霸契约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契约双方的帮助是相互的,而不是其中一方单方面提供帮助。  这已经是第五届学霸契约活动了,但笔记评选却是首次,所以学霸契约面向全校,而好笔记评选今年只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进行,往后随着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宣传规模的扩大,也会像学霸契约一样推广到全校。学霸契约也不是单纯照搬重复,就以本届活动为例,本届活动增加了“优秀学长学姐开讲座”的环节,而且在之后的闭幕式上还会有期末复习讲座,满足了同学们期末备考的需求。  无论是好笔记评选还是学霸契约的签订,都采用了较为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趣味性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到活动的发展方向,曲佳旻同学说:“我们以后会尽量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增加一些线下的互动,争取把活动办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李茹艳 季凌峰

  • 我校学子制作“时间”主题陶艺作品迎新年

    我校学子制作“时间”主题陶艺作品迎新年   本报讯 时针藏在流淌的花朵中,倾诉着对时光匆匆的无奈;时针漂浮在日光斑驳的蓝色大海中,展示着遥远而古老的海洋散发的美丽与神秘;时针立在纹蟠螭纹、祥云纹、荷花纹等多种纹理图案之中,感叹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无限魅力……日前,艺术设计学院在文科楼举办了以 “时间”为主题的陶艺作品展,这些陶艺作品是艺术学院学生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制作的,充满创意的各类“时钟”极具内涵和吸引力。  “为了不让陶艺作品受陶瓷工艺局限性的影响,让同学们尽量地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不选择烧制的方法。”指导老师杨珩说道。作品的制作材料是陶泥,陶泥色彩肌理丰富,再结合时钟的“嘀嗒”声,便衍生出了“时钟”系列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极为多样,有电视剧《蓝色大海的传说》、电影《永恒的记忆》、还有的来源于对大学生活的思索感悟。视觉1502班史倩云说道:“还记得大一入学时的场景,转眼间大四就要毕业了,心中难免有些惶恐不安。过去的终成回忆,这个作品也激励我向前看,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也是陶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视觉1501班鲁红旗分享道:“我选择在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通过平面构成的方式将纹样进行重组,与鲜明活泼的色彩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纹理演变的过程。”这是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是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纹样文化的一次探索。“我逐渐留恋于充溢着陶泥气息的教室和双手满是泥浆的感觉,有种莫名的成就感。”视觉1502班张锦秀脸上充满了陶醉,“时间的主题,仿佛在告诉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我们身边的爱!”  时间老人已经将新一年的钟声敲响,这代表着新的起点、新的征途、新的希望。时间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在艺术学院学子的一双双巧手下,陶艺作品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诠释了时间更丰富、更深刻的含义。“这是我们与泥巴的对话,是设计与艺术创作的来回切换。”杨珩老师如是说。朱妤婷 张金凤

  • ■标题新闻

    ■标题新闻   ◆我校龙狮、手狮俱乐部应邀参加CCTV-72018年春节文艺演出  ◆我校举行2018年度“正大天晴爱心助学金”颁发仪式  ◆我校成功举办第一届 “校园安全隐患随手拍”有奖征集活动  ◆我校江苏女垒在“海峡杯”女子垒球交流赛中夺冠  ◆我校汤兵校友当选 “江苏省十大励志成才之星”  ◆化工学院研究生在首届“万华杯”青年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成果转化组二等奖、创业意向组三等奖  ◆校辩论队在江苏省大学生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知识辩论赛中夺冠  ◆法学院获第12届 “律苑星辉”江苏高校法律人风采大赛一等奖

  • 学会面对分离

    学会面对分离   几天前,我收到一个曾经的来访者的短信,大致内容是:  总是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身边亲近的人离我们远去,也没有办法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留下来,感觉特别痛苦。于是想要在辞旧迎新的时候写一个关于“分离”的主题。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初生的婴儿离开妈妈温暖安全的子宫是第一次分离。初到人世间,为了生存下来,婴儿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冷了妈妈会抱紧他,饿了妈妈会哺育他,但再尽责再温柔的妈妈也无法每次都及时地捕捉婴儿的需求并给予满足,婴儿需要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独立的两个人,这是一次心理的分离。慢慢地,进入幼儿阶段,妈妈一次一次地离开自己去工作、学习,都让幼儿感觉痛苦,担心自己被抛弃。接下来,去幼儿园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彻底离开家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哭成一片,因为他们感受到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痛。  再接着,还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彻底离开原生家庭,组成自己新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还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人在幼年时期的分离,虽然会引起悲伤和痛苦,但在稳定和充满关怀的氛围下,大多数孩子可以建立起自主感、信任感。虽然对于亲人离去、亲密关系的破裂或是妈妈的离开无能为力,但我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使自己感觉好一些。  情感疏离便是减轻痛苦的策略之一。如果我们不在乎,就不会有失去自己在乎的人一说。孩子想要妈妈,而妈妈却一再离开,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出结论:爱和需求会使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可能既不付出也不索求,不在任何事上投入感情,总是把自己置身事外,就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那样:“崖石感觉不到痛苦,岛屿从不哭泣。”  不由自主地去关心别人是应对分离的另一种防护策略。通过帮助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可以减轻过去的无助感带给自己的痛苦,还能从被帮助的人身上找到自己当初的影子,让自己得到治愈。  过早形成独立意识是应对分离的第三个策略。分离是为生活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成长和收获的源泉。随着母子一体的状态脱离,我们变成了一个有意识的、独一无二的、分离的自我,于是我们放弃了那种对于绝对庇护和绝对安全的幻想,转而带着焦虑成功地实现了独立。  在放弃那些无法实现的期望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被爱联结着的自我。放弃了一些理想化的幻象:我们不再渴求完美的友谊、婚姻和生活,不再幻想我们的孩子会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我们接受了所有甜美却不完美的人类联系。  文中一开始提到的那位来访者,学会了用为自己烹饪美食,好好照顾自己的方式延续去世的奶奶对自己的爱。亲人会离去,爱却不会因此消失,我们珍视的东西,总能用另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