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大地新潮涌 志愿青春梦为帆我校首批研究生志愿服务西部支教团西南地区展风采

期次:第244期    作者:校团委   查看:24


图为,崔益虎副校长一行在支教学校课堂听课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的校园生活即将开始,让我们愉快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共同度过美好的一天。”在悠扬的广播声中,南工研究生支教团同学们开启了在宁洱镇一中新的一天。
  “当好南工文化的传播者,做好仁爱与责任的践行者。”是支教团团长黄鑫在临行前许下的诺言。到达服务地之后,他积极理清当地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努力思考改善办法,1KB/S的传输速率阻碍不了向母校师生的求教解惑,孩子的腼腆胆怯更坚定了拉近师生心灵的决心。。
  宁洱镇一中胡武华校长对支教团的工作赞不绝口,“是他们大手拉小手的付出,让我们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青春洋溢、积极向上。”目前,支教团的小老师们制定了建立校园广播站的详细规划,已经获得校领导的认可。
  经调查,朱孟峰了解到,该校生物实验教学非常薄弱,以至于一些教育部门明确要求的课程内容都没有开设。在生化教研组组长黄洪英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他结合自己生物工程专业所学知识和多年的实验室经验,主动担当实验室管理及11个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任,授课班级数占全校班级总数的一半以上。
  成为实验室管理员后,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电子管理系统,对生物实验室的仪器进行了彻底的整理清点,实现了更为科学便捷的实验室管理。闲暇时间里,他主动与其他生物老师交流,帮助老师们解决在电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着力提高当地老师的电子教学水平。“变色啦,蓝色!”、“我发现了,是圆的!”孩子们惊讶和喜悦的声音让他倍感欣慰。
  “我是一名来自大山的女孩,参加支教团就是为了感恩社会、回报西部。”这是支教团成员雷祖亮响亮的支教理由。来自西部重庆山区的她活泼开朗、朴素坚毅,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她来到宁洱镇一中,与这里的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不单纯以成绩评价一个人,擅于寻找每个同学的发光点”。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操行评比制度》、《班级管理细则》来规范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在143班取得了良好反响之后,得到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准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3月24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益虎教授在校团委书记刘大卫、副书记陈晨子和研究生院思政与管理办公室主任顾永东的陪同下,专程前往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亲切看望我校首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就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校团委并与普洱团市委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崔副校长一行参加了在普洱市召开的校地团委合作共建仪式暨支教团成员座谈会,参观了支教团成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为我校援建宁洱镇一中的“健行”篮球场揭牌,在教室听取支教团成员生工学院朱孟峰同学讲授生物实验课程。
  据悉,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服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2012年我校首获招募资格,土木学院雷祖亮、国教学院黄鑫、生工学院朱孟峰等三位同学通过重重考核入选支教团,经过培训后于2013年7月赴云南宁洱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共为宁洱县用水困难群众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7口,援建宁洱镇一中“健行”篮球场,捐赠了包括乒乓球台在内的一批学生体育设施及用品崔副校长勉励志愿者秉承南工精神,不断增强支教工作实效,增强支教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树立南工青年有能力、敢担当、肯奉献的良好社会形象,用实际行动履行青春使命。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