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工”银行让你随时可以兑换“爱心”我校与浦口区共建青年微公益项目惠泽社区百姓

期次:第243期    作者:芳晓   查看:51

  “我们在社区招募一批能灵活支配自由时间、有爱心的人士充当义工,配以我校的学生志愿者和所在片区的工作人员形成互助交织的义工群……”,3月5日,第51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之际,在浦口区青年微公益服务项目孵化中心暨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社揭牌仪式上,南工“爱心助桑榆”项目负责人张宇老师介绍说。
  早在去年5月,校团委与法政学院和浦口团区委三方实施校地共建公益性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法政学院社会工作、法学、行管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申报微公益项目,浦口区团委和我校团委对项目进行跟进、管理,经过申报、调查、考证,我校共有8个项目入驻进行孵化。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爱心助扶桑榆”的项目负责人张宇老师介绍了该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部分与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急需心理关爱、生活健康照料和社会融入。所以,他们申请报了此项目,以期通过一系列活动帮扶老人,从而促进社区建设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记者发现该项目中的“爱心义工银行”较为特别。“爱心义工银行”可以为你储备爱心,累积兑换。“爱心义工”将短期或长期为社区老人服务的时间存储在“爱心银行”内随时或累积兑换。由于和社区合作,“爱心银行”兑换较为灵活,你可以为自己的受益人或自己储存“服务时间”,也可以根据需求为自己解决急需困难。譬如,义工所在小区停车难,他便可以把自己在“爱心银行”储存的时间折算成停车时间。
  此外,该项目团队与社区联合向老人发放便民服务卡,卡上注明了:社区工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便民网点,独居老人只需要一个电话就会有相应的义工来免费帮助他们就医、购物等。
  “选择与担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项服务”项目的主要成员、南工法政学院社工1101周亦姗介绍说,她一直参与南工与玄武区检察院共建的失足青少年帮扶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浦口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项服务中,她们团队会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通过对“问题”少年的团队辅导、筛选出个案帮扶的对象,并与相关企业单位联系,让他们在劳有所得的工作中学会自立自强,从根子上引导他们走向正途、融入社会。
  “十八大以后,已经有部分地区明确推进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在我们这个孵化中心的工作中,我也看到了这个影子,也因此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揭牌仪式,副校长崔益虎介绍道。崔副校长指出,浦口区青年公益项目孵化中心暨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社,不仅为我校及兄弟高校法律、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实际、应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知行合一舞台,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所学,为社会和谐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据悉,我校入驻孵化项目,涵盖了敬老助残、生命救助、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低碳环保、弱势青少年群体关爱等专项服务,试运行期间已累计开展活动18场,参与青年志愿者人数92人次,直接受益人数400人次。浦口区将对我校入驻的8个项目提供办公用房、配置电脑、电话、会议室、心理咨询室等基础设施,并予以16万元资金扶持,以推进项目深入开展。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