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南工语境 与南工共成长新闻中心访谈新进教师代表倾听座谈会后心声

期次:第243期       查看:76

  南工“语境”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融入?如何发展?……这是部分与会教师在会后与我们交流最为集中的话题。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引发的思考在每一个新进教师的心中掀起了阵阵涟漪。
  “与校长面对面,有一说一”
  黄校长在座谈会上谈到,校领导与新进员工第一时间加强沟通,分享学校在战略决策等方面的思考是国际大学的通行惯例。先进材料研究院陶友田表示,校长对每个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作了一一解答,而且很中肯。“我们期待黄校长能尽快地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给老师和学生们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更多新的期盼,带动南工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实现质的飞跃”。自动化学院于莉莉留意到“整个座谈过程中,校长阐述相关事宜时都没有采用‘只有’、‘必须’等生硬的字眼,这点让人感觉非常好。”在被问到面对校长,当时说了什么时,机械学院缪小冬老师坦言,“有一说一”,把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主要困难与黄校长做了交流,他还表示“这样一种对话,还让我结识了很多不同专业的青年才俊,对南工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了。”
  “打破博导遴选固化的间隔时间,将有利于我们有效地开展工作”
  “黄校长表示要打破博导遴选固化的时间间隔,优先为 ‘高端人才培育工程’制定更加合理灵活的博导聘任制度,这将有利于我们这样的科研人员有效地开展科研和学术团队的构建”,国家青年千人、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阳感慨道。杨阳老师还希望学校根据引进人才的层次配备相应助手和秘书名额等相关政策尽快出台,并制度化执行薪酬、待遇等完善的配套举措,以便让相关人员在学校提供的广袤发展空间里,在一个充满人文文化和浓浓暖意的环境中,在人性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框架下,奉献自己的力量,升华个人梦想。
  “‘离岗创业’需要学校从顶层做好设计,并使创业人员和学校形成良性互动”
  在参加座谈会名单上,看到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卫旺的名字,我们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到2012年膜科技紫金论坛,当时还是我校博士生的卫旺以优先渗透有机物膜技术被江苏科技投资集团看中,当时也成了小有名气的“新闻人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创业经验积累,他建议学校一方面明确细化“离岗创业”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做好离岗创业的良性循环,比如说,处理好创业期间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创业人员在使用学校公共科研资源方面的政策,以及在产业中遇到的科学新问题与学校科学研究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形成研究的“源头之水”。
  “‘助强、扶弱、推新’的青年教师项目培育基金政策,对我们来说是福音”
  科研、团队、项目是新进教师们最为关心,也是黄校长说的最多的一组关键词。“黄校长倡导的有关青年教师项目培育基金的‘助强、扶弱、推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