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我们究竟有何意义?

期次:第386期    作者:单琳婷  金融2101   查看:61


     打开手机日历,才发觉日子竟过得这么快,又到了世界读书日。望着手机上“读书”两个字,我陷入了沉思。

  读书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像清代萧抡谓老先生所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我们常羡慕许多学者能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识渊博,却忽略了他们的学识也并非天生,除了阅历之外,更重要的是从书中获取。读书使人开阔眼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次翻开书时,就好像在与古圣先贤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文化对人不知不觉的熏陶。读书也能使人明志,最美校长张桂梅,自费资助学生学习,让身处贫困中的女学生也有读书的可能,使她们从书中看到摆脱贫困生活的希望,让她们的眼界不只局限在山村,为她们的人生呈现另一种可能。

  在这个物质已然不再贫瘠的时代,我们似乎不再愿意读书,或者说不再愿读与学习、与工作无关的“无用”之书。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宁可倒在沙发上刷一个小时的短视频,宁可窝在床上看着一集又一集的电视剧,宁可通过微信、QQ聊一上午的闲话,也不愿花一点时间读上一本好书。是我们心境变了吗?不,是我们“太忙了”,忙着刷剧、刷视频,害怕消息没及时回复,害怕重要新闻没及时看到,害怕在信息时代中一眨眼被抛下,我们已经不再有慢品好书的心境了。我也常听他人抱怨:“少年时读的书记忆深刻,离开了校园的环境之后,好书哪怕读过一遍,也不会有什么印象,早已没了少年读书时的那份悸动了。”其实不然,在少年时代,一本好书总要被我们一读再读,越是功力深厚的作者写出来的好书,其思想内涵也越难读懂,如果不花时间一遍遍翻阅、一遍遍揣摩,哪里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内核呢。由此可知,不是过了少年时代再也读不懂书,而是感悟琢磨的时间不够,自然就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书虽然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却也容易陷入误区。常常看到微信推文中说某某成功人士一年读了上百本书,我们钦佩羡慕,想要按照他的读书方法,给自己灌下满满的内容,殊不知这种盲目量化的读书法是很糟糕的,因为我们要的绝不是阅读数量之高带来的微末快感,而应该是深入阅读后带来的体悟与思考,当书籍的阅读数量变成了可以攀比的对象,那么我们与读书原本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们不应只读那些年度畅销书单上的书,而应该读那些经得起时间冲刷与历史沉淀之后的经典书籍;我们不能一味求量,我们应该多听听朱光潜老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劝告“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那么,当我们慎重地选择到好书后,我们又究竟该如何读书呢?

  为此,我们不妨学学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究;或采纳陈善的“入书出书法”,在读书中考虑怎么读进去,在读完后再考虑怎么用得上,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当然,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也是不错的,即先形成总印象,再略读全文,最后弄懂全书的内在联系,总结深化。但无论是怎样的好方法,都需要我们真正愿意放下手机,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地品读一本好书。

  在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捧起一本书好好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