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述:初心如磐勇攻关 薪火相传担使命

期次:第373期    作者:杨芳 朱琳   查看:393


让混凝土工程如磐石之固、柱石之坚,保证重大基础设施使用期达100年以上;让材料学科风清气正、后继有人……92岁高龄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关注着自然科学前沿知识,还关注着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关心着青年师生的成长,一辈子都在诠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科研报国:“冷板凳”坐出“中国法”

混凝土工程涉及国家重大的诸如发电站、水电站、飞机场等大型工程,一旦毁坏将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早在20世纪50年代读研究生期间,唐明述就在从事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课题的研究。为了达到预防和治愈对水泥混凝土产生破坏作用的“恶性病”,他整天“泡”在实验室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也顶着“白专道路”压力,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沉浸在一般人看来单调乏味的压蒸、制片、显微观察等反复的工作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所创建的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法深受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重视,被命名为“中国压蒸快速法”,被我国和法国列为国家标准,并被多国试验和使用,已应用于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等重大工程领域。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了国际专家高度赞赏的碱集料反应新分类法。

乐为人梯:“大胸襟”育出“果满枝”

鞠躬尽瘁为学生,一腔热血育桃李。唐明述当选院士后,不顾耄耋高龄,连续15年,以生动的国学故事和身边的例子为素材,以深厚的国学积淀亲自撰写讲话稿,坚持不懈地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与学生对话,为他们上好“第一课”。

他甘做铺路石,数十年来,共培养了18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所培养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有的成了国外知名专家,有的成了国内大型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更多的成为水泥化学方面的专家。他常对青年科研人员说:“我们搞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他的倡导和帮助下,材料学院许多中青年教师在用研究成果为重大工程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正己律人:“传帮带”走出“模范样”

“不要‘等、靠、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下去。”提及导师对自己的影响,校现代分析中心常务副主任、材料学院吕忆农教授说唐老师这句挂在嘴边的话已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吕忆农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研条件极端艰苦,很多实验用的压蒸釜都是唐老师在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实验用的0.03毫米以下的片子也是唐老师自己“上阵”磨出来的。“磨片磨到手指出血也不会停止,这是唐老师的治学作风。”

在唐院士的影响和指引下,留校任教的吕忆农开始了电子显微分析研究,该研究可以更好地辨析碱集料等材料的微结构,提升材料性能。早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学校还没有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吕忆农就跑到五十五所借用。1985年学校有条件购置了第一台进口电子显微镜后,他便带着学生去南大、中科院“充电”补充学习数学和物理等学科知识,以更好地使用仪器。后来,投放新显微镜后,在日本深造的吕忆农因为老师的召唤,放弃了还有一年即可申请的博士学位,回国开始了电子显微分析研究。2004年,成为博导后的民盟成员吕忆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2月13日,空中响着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防空警报,我在宣誓入党。”

在校现代分析中心,10米高的电子显微镜装置“孤零零”地在“标配”实验室里不停运作着,吕忆农和团队成员也在自己那个并不“热门”的领地中默默耕耘着,时常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课题组的刘云飞老师从硕士到博士一直跟着吕老师做电子显微分析,作为硕士生导师的他,常常会听到学生的抱怨,“研究不热门,多是做公共服务性工作,为他人作‘嫁衣’,难出科研成果。”这时,他总会想起唐院士和吕老师的教诲,“唐院士要求科技人员始终要把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科学问题放在首位,不要将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吕老师更是将这几台仪器视为宝贝,将能为全校科研做支撑服务视为荣耀。“

“不干永远没有成果,干了或许会有成果,果子结在别人身上也是好的。”刘云飞一直牢记着导师吕忆农的教导,“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2006年,刘云飞坚定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誓言与导师、师祖一样,“用全部的爱与责任,为国为党培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