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国的悲哀 血与泪的挽歌

——读袁国平《别了,三年的皖南》有感

期次:第369期    作者:法学1901陶贤德   查看:237

别了,三年的皖南

袁国平

前进号响了,大家准备好。

子弹要随时准备上膛,刺刀要随时准备出鞘。

别了!三年的皖南,目标,向敌后抗战的大道。

顽固派滚开,投降派打倒,日本鬼子碰到了,打完了子弹拼刺刀。

不怕山又高,不怕路又遥;山高没有雪山高,路遥不比长征遥。

敌后进军胜利了,自由的中国在明朝。



初读此作,其粗犷豪迈的文风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首现代诗字里行间所展现出的气势与风骨,不禁令我想起了南宋名将岳飞所著的《满江红·写怀》。尽管它们的体裁截然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它们真的太像了,在看清作者的名讳之后,我更加坚信了我的判断。

这是两则同样悲壮的、关于家国血泪的故事。面对同样凶险强大的敌人,面对坎坷艰险的前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出岳飞的豪情与不屑;“山高没有雪山高,路遥不比长征遥”表现了袁国平的坚韧与刚毅。怀着对胜利的渴望,岳飞展现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期盼;而袁国平也表明了“自由的中国在明朝”的理想。两位身处不同时代,却同样怀着一腔赤诚热血,抱着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的武人,没能顶着敌人的炮火归来,反而在家贼的暗算下湮灭消逝。天理昭昭,这是何其悲壮、何其讽刺、何其不公的事情啊!如今国难虽暂已,家仇尚未消,皖南事变这般家国的悲剧仍历历在目,《别了,三年的皖南》这般血泪的挽歌还在耳边萦绕,这是一桩值得每一位后来者铭记的耻辱,也是一座应当长鸣在每一位无产阶级战士心头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