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年专业第一,保研至同济大学,
还带同学们一起学习!

期次:第342期       查看:76

他坐在浦江操场的看台上,看着新生顶着烈日训练的场景,回想到自己身边的兄弟们都已经陆续收到众多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忆自己过去的得失、前路的迷茫,他的嘴角一片苦涩。

突然的手机响铃打断了他的思绪,滑动屏幕打开、视线逐渐聚拢,“拟录取”三个字浮现在眼前,他立马跳了起来,跨步爬上一节节阶梯,急匆匆跑回了宿舍,提交了同济大学的报名材料,然后摸着自己的胸口,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他,就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首位保研至同济大学专业硕士的黄重阳。

靠脚步说话的“豪迈”与“低调”

选择同济,并不是黄重阳的最初决定。想去北方和西部地区开开眼界的他,曾将目标瞄准在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上,不出意外,他如约得到了两所高校的录取通知。

拿到两所高校录取通知的黄重阳,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释然,“追求离家更近、专业全国排名更靠前”的一股憧憬和“江浙沪一带985高校竞争更激烈、门槛更高”的一种现实之间,黄重阳一直在纠结。

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再次坚定了他的决心。于是,不甘示弱的他重新整理了材料,报考了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所高校,并最终拿到了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

相比于“我可以做得到”的豪迈,“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倒显得“低调”很多。在保研的道路上,黄重阳始终认为,踏踏实实学习是“不二法门”。“平时上课尽量听懂知识,没听懂的地方课后补习,然后作业自己认真写,就这么简单!”他补充道:“不要在学习上拖欠,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就会很出色。”所谓秘籍只不过是众人皆知的简单道理而已。

在时间面前的“抗争”与“拿捏”

专业GPA第一、综合成绩第一,各类奖学金更是拿到手软,奖状、竞赛证书已经叠成了一本小册厚……从大一到大四,黄重阳在车辆工程专业中一直保持第一的好成绩,让人惊叹不已。而对于他本人来说,他却形容自己是被裹挟着前进的。谈到“优秀”,他很谦虚地说道:“可能是自己不愿意被埋没、被淘汰吧。”

“埋没”黄重阳的只有“时间”。他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每年寒暑假,他都要做各种竞赛准备,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在家里闲下来,家长可能就会嫌弃我,所以我会去家旁的图书馆或者待在自己的书房忙竞赛准备工作。”大一参加数学竞赛的那一段时间,令黄重阳记忆犹新:“那时候除了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去大礼堂参加竞赛的补课,从晚上七点一直上到九点钟,每天都很痛苦,但是比起最后二等奖的成绩,想想这些困难真的不算什么!”

黄重阳一直在跟时间赛跑,在大一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了详细的规划:取得比较高的绩点,过四六级,获得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保研。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而事实上他确实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地相当出色。

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机械组尺规绘图二等奖、团体三等奖……连续三年获校一等奖、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加诺奖学金一等奖……时间被慢慢挤压,荣誉也悄悄堆积了起来。

共同进步的除了“自己”,还有“班集体”

“期末老规矩,不会问我”。这句话是黄重阳对班级其他同学的承诺,而这句承诺,一说便是三年。

“大家复习中有不会的,都欢迎来问我哦!”大一开始的时候,初当学委的黄重阳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的是,期末真的有很多同学向他讨教。一有同学提问,他就会第一时间做出回答,甚至有同学来寝室咨询,他也会立马空出时间,为他们解答。

“黄重阳是个学习特别踏实的人,四年学习委员期间,他不仅自身学习好,而且经常无私地帮助班级其他同学,整个班级的学风也非常好。”辅导员吴琪琪说道。

 “我是被大家的学习热情给打动了,于是就坚持了三年,每年期末都会给大家答疑解惑!”黄重阳把这个过程当做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在帮助大家查漏补缺的同时,他觉得自己也复习巩固了一遍。“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什么,一个班集体的优秀才是最重要的,这需要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据黄重阳介绍,每学期结束,不管这帮兄弟姐妹在哪个地方,大家都会回来一起吃个饭,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集体氛围,让他感到非常骄傲。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