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日:在寻访和纪实中思考与成长

期次:第326期       查看:88

燕子矶纪念碑

东郊丛葬地

利济巷

拉贝旧居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1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大屠杀让人永世难忘。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短短六周内,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在那个寒气凛冽的冬天,南京城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81年后,一个同样阴冷的冬日,我们前往草鞋峡、燕子矶、东郊丛葬地、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和拉贝旧居等纪念地点,探访“南京大屠杀”发生地,重忆国难史,以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屠戮———枪声、火光与泪水
  到达草鞋峡时已近中午,天空阴沉、冷风嗖嗖地吹着。只见一座白色的碑背靠幕府山、面临长江,孤零零地立于山崖下,黑色大理石已然有些褪色了。一只只白纸扎成的小花环绕在冬青树枝头,在冷风中摇曳。
  南京城北的草鞋峡到燕子矶一带江滩,是当年日军屠杀人数最多的地方。
  昔日,五万七千余名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惨遭凌辱后被押至草鞋峡,遭机枪集体射杀,少数伤而未死者,复用刺刀戳毙,后被纵火焚尸,遗尸枕藉,血染红流。在燕子矶江滩试图求渡北逃的五万余名军民遭日舰的封锁,亦被日军残忍地集体射杀。罹难之众,情况之惨,乃世所罕见。惨遭杀害之无辜同胞,尸蔽丘陇,骨暴荒原,无人收尸,迨至翌年这些无辜英魂方才得以安息。
  南京城内外,日军犯下暴行的地点不计其数。1985年,南京市政府在多处集中屠杀地设立了遇难同胞纪念碑。如今,草鞋峡早已不见尸横遍野的惨况,燕子矶的血雨腥风也已消散殆尽,只剩下一座座纪念碑伫立在天地间,无声地控诉着当年日军的暴行。
  紫金山麓、灵谷寺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的纪念碑静静矗立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之中,寒风拂过,更增添了一份悲怆的气氛。眼前是石碑,周遭是森林,脚下是土地,地下掩埋的是同胞的骸骨。寒风中听不见人们的哀嚎,却听得见历史的叹息。
  我们一行人抵达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时,正有一对父子前来悼念。“少年强则国强,儿子你懂不?”父亲对十来岁的儿子说。目视他们骑着单车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仿佛看到了振兴民族、守卫和平的新的希望。
暴虐———金陵城的漫长梦魇
  中国是二战中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20万以上的中国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惨遭日军的蹂躏与摧残。
  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大量无辜妇女惨遭强奸。为了应对国际谴责和日益严重的性病,日军高层开始加紧“慰安妇”制度的部署和实施,上海、南京等地的慰安所建设被迅速提上日程。南京大屠杀成为日军全面推行慰安妇制度的起因。
  利济巷2号———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现已被修缮为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并成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讲解员告诉我们,2003年,一位名叫朴永心的八旬朝鲜老人曾在中日学者的帮助下返回南京,当走到利济巷2号楼第19号房间时,老人情绪十分激动,几乎昏厥过去。这里正是她当年被拘禁的地方,1939年初来南京时她只有17岁。
  我们走到房间门口,房内狭小、简陋,只有一方竹篾编成的床和一张木桌。难以想象,当年那些受尽摧残的妇女们是如何度日的。
  陈列馆一角,一处“和平旅馆”的场景布置吸引了大家驻足。据讲解员介绍,此场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新婚刚满三月的日本青年宫毅,被当时的日本政府征兵派往中国,不久其妻秋子也被蒙骗到扬州当了随军“慰安妇”。夫妻相认后,悲痛欲绝,双双自杀。歌剧《秋子》的剧情便取材于此。在2014年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秋子》由南京艺术学院重新编排后公演。
  此行恰逢南京日报开展“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组织市民参观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利济巷慰安所的历史,心情很悲愤、很沉痛。”参观结束后,家住六合的杨先生感慨不已。
庇佑———和平的责任与使命
  广州路小粉桥1号,地处繁华的珠江路商圈,车流和行人穿行于暮色的高楼间,一栋黑砖小楼突兀而现。
  这是拉贝旧居———一座两层德式小洋楼,是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在南京的住所。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共收留、庇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
  1937年,约翰·拉贝和魏特琳、约翰·马吉等西方人在南京设立了一个安全区,拉贝被推举为主席。作为非常时期的“执行市长”,拉贝面对的困难像千万座大山。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他在住所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下的500多个惨案;他带领南京安全区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
  在拉贝旧居参观时,我们遇到了来自德国的一家人。一群人共同驻足在拉贝铜像前,交谈得知,老人在中国生活多年,儿女也都在中国。他向我们说:“日军发动的南京大屠杀是非常不幸的历史,就像二战纳粹军队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一样。”对于和平的向往,不分国界和种族,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正如美国传教士贝德士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指证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后说:“Peace on Earth, Good Will to Men.”(给全球以和平,给人类以慈悲。)2018年,中山南路,车流不息。南京,早已不是昔日的南京;中国,也不再是昔日之中国。我们以历史之名缅怀,铭记伤痛,我们的脚步将铿锵有力,吾辈自强!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