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与见证

———从博士答辩委员组成的变化看研究生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期次:第320期    作者:冯 新   查看:3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我和我家先生陆小华教授作为从40年前本科生成长为领导着50多位博硕士生团队的博士生导师,双双感到欣喜与骄傲。
  从博士生到博士生导师,我感觉最大的变化便是博士生答辩委员组成的变化。1978年9月,陆小华就读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我校前身),1988年9月博士毕业,成为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院士的第一批博士。1988年9月,陆小华与沈树宝作为时钧院士的第一批博士生行将答辩,时先生对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答辩很是忐忑。答辩前几个月,他的学生、时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校长、世界著名化工热力学权威陆志禹教授来校访问,时先生借此良机,就两位博士生答辩资格问题召集化工系领导、教授、博硕士们开了一个专题会,我以硕士生身份见证了这一场面。时先生拿出陆小华发表在化工热力学顶级期刊FluidPhaseEquilibria上的英文文章及其他8篇中文文章请陆志禹教授过目和审核(当时发表英文文章的中国学者还不多),问是否已达到博士答辩要求。陆志禹教授仔细看后毫不犹豫地说,在国外发表一篇文章就可以答辩了!此时,时先生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几个月后,两位博士生可以答辩了,答辩委员会阵容堪称“豪华”,几乎把中国化学工程和物理化学领域最权威的人物都请来了。清华大学汪家鼎院士,时钧先生的学生、中科院过程所陈家镛院士,南京大学傅献彩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胡英院士,浙江大学韩世钧教授和清华大学李以圭教授等悉数到场。答辩委员会成员对时先生培养的第一批博士生答辩质量大加赞赏!果不其然,答辩后的第二年1990年,陆小华获得了给予全球杰出年轻科学家的德国洪堡基金,并成为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相当于现在的全国百篇优博),荣获化工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化工部跨世纪人才,现如今已是国家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美国、瑞典两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工学报》副主编、国际流体相平衡会议PPEPPD国际组委会主席和委员,培养了近200位博硕士生。
  记得陆小华的第一位博士生张吕正1994年答辩时,答辩委员有来自华东理工的胡英院士、李以圭教授,浙大朱自强教授、韩世钧教授和南大傅献彩教授等。当年南京与杭州没有直达火车,需要从上海或者无锡转车,在火车票非常难买的情况下,专家评委们还是不畏舟车劳顿赶来南京。每次,我都托无锡家人在无锡买好到杭州的火车票,把朱自强教授、韩世钧教授送到无锡,吃顿小笼包,再把他们送上去杭州的火车。
  慢慢地,随着博导越来越多,答辩委员主要以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南京地区的教授为主,再后来,发展为以自己学校教授为主了。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科研水平的提升,中国学者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从2005年起,陆小华成为享有盛誉的国际化工热力学学术会议PPEPPD的组委会成员或主席,并率领课题组全体老师和博硕士生们在苏州成功举办了PPEPPD2010,获得极高赞誉,许多著名学者认为这是他们参加的各种会议中最好的会议。与付出相比,博硕士生们从国际会议中的获益是无法估量的。同样是从2005年起,陆小华与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北卡州立大学KeithE.Gubbins教授开始了长达13年的合作,期间Gubbins教授与陆小华间互访多达30次,陆小华培养的博士黄亮亮和安蓉先后前往Gubbins教授那里继续深造。陆小华还与德国莱布尼兹奖获得者、多特蒙德工业大学GabrieleSadowski院士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Sadowski院士是他培养的博士生吉远辉作为德国洪堡学者期间的HostProfessor,吉远辉成为两位导师合作的桥梁。如今已是“青年千人”的吉远辉被东南大学聘为博导、教授。
  陆小华与世界学术权威的合作和交流为课题组博硕士生研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极大的平台。学生们走出去与学界专家权威直接面对面交流拓宽视野、眼界,得到了成长;国外权威们请进来,为博硕士生讲学,学生们给他们汇报研究成果,请他们从高处指点。
  在这种氛围下,邀请国外专家教授作为博士答辩委员或者主席成了课题组常事。2008年12月,李伟、邵庆博士论文答辩,著名国际分子模拟领域权威KeithGubbins院士作为答辩委员主席,答辩委员有香港大学化工系陈光宇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工系波音教授江绍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征教授,国家杰青、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雪梅教授和我校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陈苏、杨晓宁教授等。当时还首开江苏省高校先河,采用英文答辩,影响巨大,时年《新华日报》以“江苏高校头一回:博士论文答辩用英语”为题作了专门报道。现在李伟和邵庆分别是英国阿斯顿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教授。
  后来课题组相继又有博士生魏明杰、王珊珊用英文答辩。2018年5月21日,无论是对王珊珊还是对课题组的全体师生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王珊珊博士论文答辩迎来了超豪华答辩委员会阵容———美国第一位化工领域女教授、被美国化学工程协会(AlChE)授予“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百名化学工程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北卡州立大学CarolHall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北卡州立大学KeithGubbins教授,瑞典斯特哥尔摩大学AattoLaaksonen教授、吕勒奥工业大学吉晓燕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黄亮亮教授、肯塔基大学邵庆教授和我校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金万勤教授。特别值得自豪的是,吉晓燕、黄亮亮、邵庆三位陆小华教授培养的优秀博士生,如今已是师妹的答辩委员。王珊珊流利的口语、自信的陈述和回答受到了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CarolHall院士说,“王珊珊的答辩比多数在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的还要好!陆教授培养的博士生质量真高!”这次答辩激励着无数的师弟师妹们。
  30年来,陆小华课题组博士生答辩委员的巨大变化,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螺旋上升的缩影,彰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