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炜:余味悠长最是真

期次:第304期       查看:94

  有人说,好东西总是有余味的,在结束之后,仍余音袅袅,让人久不能忘。华炜老师的课,就是如此,听过之后,余味犹存,难以忘怀。
  华炜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门课是《个案社会工作》。这门课案例居多,也正是从这门课开始,我们被华老师充满人生哲理的教学内容和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吸引。华老师的课堂犹如一个“小社会”,她的脑海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现实案例。每当讲到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理论时,华老师就会迅速地在脑海中搜索出与之相关的案例,然后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给我们进行生动的讲解。讲到“婴儿期的发展”时,她就以自己的儿子为例,说起了儿子第一次学会走路的模样,和我们分享道:“当时我坐在客厅里,猛一回头他就扶着床边自己站起来了,那一瞬间,很是感动!”绘声绘色的描述使我们感受到了婴儿成长的力量,也对相应的理论加深了理解。在讲到“青少年成长阶段特点”时,她讲述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趣事。她分享到:“孩子大了,有了独立的意识。我们害怕担任大队委影响他学习,不让他报名,结果他倒是报好了名才告诉我们,着实来了一出先斩后奏。”华老师儿子的趣事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课堂上的小明星,我们渴望听到关于他成长的趣事。
  华老师常常叮嘱大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烦恼,不能吝啬关心和温暖。当听到案主,或者亲朋好友向你吐露烦恼时,我们应当说的不是‘这有什么好烦恼的’,而是‘你的烦恼我理解’,只有让对方感到被理解了,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会犯错,习惯于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因而丧失了尊重和友善这两样至关重要的准则,造成了‘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局面。”她的这段话中,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大家如何做一个更加温暖的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都可以用这段话作为解决问题的开始。
  华老师的课堂既有重要的知识点,又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即使离开了课堂,也能看清许多事,仍然能感受那些“余味”,而这丰厚的“余味”总在不经意间指引着我们前行。 朱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