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术”

期次:第299期    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朱巍巍   查看:59

  我本科是学心理学专业的。与所有学习心理学的人一样,从开始学习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总是摆脱不了一个尴尬的魔咒!总会有人在得知我是学心理学之后,一定要问我:“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这个时候,对于每一个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都是无比痛苦和艰难的!其实作为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我想告诉大家,心理学不是读心术,即使掌握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也未必可以知道别人内心在想什么。而在刚刚结束的我校525心理健康月广场咨询活动中,回顾自己将近10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历,我愈发觉得,比起读心术,我们普通人更应该掌握一些“护心术”。
  那么,什么是护心术呢?简而言之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将不愉快的情感的某些组成部分(想法、感觉等)移除到有意识觉察之外的一种心理操作。精神分析,或者说心理动力学,其研究核心之一,就是自我的防御机制。人类的大脑有着一种令人惊异的能力,可以去发明一些感情掩护机制,使他不会意识到不愉快的情感。这些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伪装的,而且是在一个人的意识之外运作的。
  我们活在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在身体上有着或强或弱的个人防卫体系,组成这个防卫体系的成分包括皮肤、白细胞、吞噬细胞和各种抗体,在医学上,这个体系就被称为免疫系统。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们的免疫系统被摧毁了,因为他们感染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也就是艾滋病。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被保护。面对大自然经常出现的敌意,或者人际之间时时刻刻呈现的冲突,不设防的心灵无法完整而清晰地存活下去。人类个体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一些“护心术”等着我们去学习。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几乎会自然地学会一个成人应该具备的捍卫自己精神领域的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几乎就等于心理健康。
  不幸的是,有一些人,由于成长的道路过于坎坷,使他们在成年后还持续使用早年学会的低级而落后的 “护心术”,无法学会更加高级而先进的手段,或者只会单一的一种,所以会处在心理的疾病状态上。
  心理防御的方式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光心理学家研究和命名的就有一百多种。安娜·弗洛伊德曾经强调说几乎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是一种防御。聊天时看着别处可以是一种防御;朝某人大喊大叫可以是一种防御;去球场上打篮球可以是一种防御;自己一个人默不作声也是一种防御。或者反过来说,全部的这些活动都涉及到心理防御。
  在成年人中,基本的防御方式通常是压抑和隔离。人的情感反应都有两个组成部分:感受和想法。感受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而想法则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压抑是指一个人的大脑自动地将一个人情感的想法成分从意识层面关闭掉。隔离是指大脑将情感的感受成分从意识层面关闭掉。
  此外,我们的防御方式还有诸如纹饰、酸葡萄、甜柠檬、否认、升华、饶舌、理智化、投射等。维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不在于用哪种防御方式,而是要会多种防御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