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人们(27):秋瑾

期次:第298期    作者:法学院 温晋锋   查看:39

  很少有人像她一样得到那么多的“杰”。她与唐群英、葛健豪一起被誉为“潇湘三女杰”,与鲁迅、周恩来一道被称为“绍兴三杰”,与徐锡麟、陶成章共同被称为“辛亥三杰”。
  一直以为秋瑾是她的笔名,即使是找到出处之后,还是有不相信的意味。她生于1875年,父母给她取名为闺瑾,乳名玉姑。如果她恪守妇道,一定不会有让人震惊的人生。她自己改名为秋瑾,字竞雄。
  1896年,她21岁,奉父母之命成婚,育有一子一女。虽然有夫有子,但她做了许多民国上流社会的女子所不能为的行为。她坐着四轮大马车,逍遥于公共场所,公然到戏院听戏。她与丈夫王庭钧是两种不同的人,丈夫侧重于关心个人的升迁,而她更多关注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两人志向不同,于是秋瑾选择出走远方。
  1904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变卖自己仅有的一点首饰、再加上友人的资助,东渡日本。在此期间她与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孙中山等相知、相识并参加了光复会。1905年她渡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因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加强对留学生的控制、约束学生的革命行动,她愤然回国。她怕的是枷锁,不是恐惧。
  在日本办《白日》报时,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发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等文,宣传自己的主张。她认为,“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皆为胡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
  1906年秋天,她回到故乡,向家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的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之后她开办中国公学,致力于女性教育,创办《中国女报》,倡导女权,宣传革命。
  为了革命,她“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她为同盟会发展会员,壮大革命力量;她负责长江地区的地方起义,试图用革命的方式推翻旧式政权。1907年与徐锡麟一起策划江西、安徽、浙江的武装起义,未成,在浙江被捕。她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突围,但是她没有,可以说是坐等被捕。她曾写道:“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7年7月15日凌晨,32岁的秋瑾在绍兴轩口亭被杀害。
  秋瑾受到许多男人的敬仰,处死她的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知县李钟岳就是其中之一。在秋瑾受审期间,受到各种礼遇。他一直徘徊于官职和正义之间,秋瑾死后的第三天就被革职,在秋瑾死后的百日内,他也自缢身亡。他用自己的死,证明秋瑾行为的合理性并向天下谢罪。她与唐群英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儿女”。
  一个人伟大,没有力量。秋瑾的伟大在于唤醒众多沉睡的心灵,这种伟大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