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格之道》说起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陈羿江

期次:第293期       查看:67


心理咨询


  国际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家戴维·罗森在其经典著作《荣格之道》中写道:“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在对我说话。实际上,我第一次阅读荣格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体验”。彼时的戴维·罗森年方19岁,正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读书。
  在《荣格之道》中,戴维·罗森通过对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各阶段危机的分析,帮助人们了解荣格是如何从充满危机的黑暗峡谷中寻获“中间的道路”,找到心理整合的途径,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最终置身于“道的和谐的光明之中“的。
  与其他荣格传记相比,该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努力尝试着将荣格心理学和道家学说 (或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两相对比,并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道与自性”。
  “自性”在荣格心理学中被描述为“心灵的本质”“意识与无意识”“超验存在”等。为了避免与作为意识核心的 “自我”(ego)混淆,荣格使用“self”来表示 “自性”。“道”则是中国文化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
  戴维·罗森在书中指出,道与自性都是未知、未名,甚至是超越语言的。然而,人们却尽力去求知、命名以及描述它。道与自性都可以用圆形来象征。中国人使用太极图表征道;荣格则借用曼荼罗(梵语:神秘圆圈)来代表自性。
  荣格心理学认为,意识自我(ego)是在我们出生后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来自于我们和父母、亲人,以及环境的交互作用,其中一部分内化就形成一个表面的自我,并羁绊了真正自我。人的任务之一是超越意识自我,摈除虚假自我,使真正自性得以出现。戴维·罗森不禁感叹,这与道家的观点何其相似!我在想,倘若他得知中国古代读书人入门必读书《大学》开篇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话,恐怕会更加惊叹不已吧。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幸福、快乐、爱与依恋、美德、人生意义等能增进人类福祉的主题。随着研究的进展,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蕴藏着的关于人类心理奥秘的丰富宝藏被不断发现,在经过科学的批判审视后,其价值得到认可,并被纳入到现代心理学之中,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比如说,正念。它在科学界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承认,以至于iOS10的“健康”应用中都为其留下了一席之地。
  在《象与骑象人》这部积极心理学著作中,作者在阐述“找到完满之道”时,引述了公元8世纪的一首不知何人所作的神秘禅诗,中译本译作:“挑之剔之,完满难求;无喜无恨,一切清明。毫发之差,天堂人间;欲见真理,不持正反。正反之争,心之沉疴”。虽然从英文翻译到这种程度已非寻常笔力,但个人还是更喜欢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原文,所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古今中外,于此贯通。身为华人,可谓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