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人们(23):吴贻芳

期次:第292期    作者:法学院 温晋锋   查看:37

  1893年1月,她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小时候,她是个不安分的人。父母以为女孩儿,嫁个好人家就行了。但吴贻芳和姐姐一定要去新学堂,姐姐还以吞金威胁父母。于是她们一起到杭州的新学堂读书,这样的好日子只持续到1909年。这一年,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她在一个月之内,经历了人生最悲恸、最凄绝的生离死别。爸爸由于遭人诬陷,投江自尽,哥哥不堪重负也跳江身亡。母亲病至失去生命,姐姐自尽于妈妈的棺椁旁。年仅16岁的吴贻芳一个月内之失去了四位至亲,她不得不成为家里的主心骨。人到中年之后,她唯一妹妹又无故走散。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女性教育,没有结婚,就连自己的骨灰也撒进了大海。
  1916年她到只有9名学生的金陵女子大学读书。这是一所由美国浸礼会、监理会和基督会等主办的教会大学。此后,她与这个学校生死契阔。
  1926年吴贻芳在美国的密执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正遇澳大利亚总理访问该校。这位总理在给学生做演讲时,不仅不尊重中国,还说中国不是一个国家。吴贻芳提出抗议并愤然离场,而且通过《密执安大学日报》维护国家尊严。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寄以希望,是没有这种胆识和智慧的。
  1943年她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六教授”之一,赴美宣传抗日,为中国筹措经费。1945年她作为中国无党派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制宪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女性代表。
  1928年,35岁的吴贻芳在获得生物学与物理学双料博士后,受母校之邀执掌金陵女子大学。学校的校训是“厚生”,这本是圣经中的字汇。她解释说,“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帮助他人,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会因之而更丰富。”金陵女子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独树一帜。在学校的管理中,以严字入业,暖字入心。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个个仪态端庄、规范得体、举止优雅、身心健康、术有专攻。
  1946年,宋美龄希望她担任教育部长,她的心并不在官,于是半开玩笑地说:“我是不会上当的,国家刚刚康复,金女大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去做。”1949年初,张治中旧事重邀,她依然故我。1949年宋美龄给她送来离开南京的机票,但心系金大的她说:“我离不开金女大,离不开金女大的学生,实在不能走。”1985年她在弥留之际,还在想着她的金陵女子大学,那时,她已不能说话,但工作人员说出她的梦想时,她释然了,生命也随之终结,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