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繁荣学术造就人才服务社会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隆重举行

期次:第269期       查看:131


  协同创新在南工


  本报讯 “我们身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追求创新、创新、再创新,倡导全球化、多元化和协作化,将成为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新常态和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主旋律”。10月12日上午,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主席、我校校长黄维院士在开幕式上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大胆预言,涵盖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纳米电子、印刷电子等多重概念的柔性电子研究,有望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助推中国科技跻身世界科技之巅的支柱产业。
  10月12-14日,由中国物理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在南京隆重举行。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范希武教授,大会主席、我校校长黄维院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陈慧娟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赵永贤副部长、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紫金(新港)科创特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万舜出席开幕式,滁州市南谯区领导出席开幕式。
  校长黄维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南工、先进材料研究院(IAM)创新团队以及会议承办各方对境内外同行好友、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他深情回顾了自首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召开以来,有机发光及有机电子领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他强调,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将对有机发光、有机电子领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大会主席范希武教授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致辞。他向有机发光及有机电子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同与会专家、代表共同分享了近二十年来全国有机发光会议平台建设的点点滴滴。他表示,黄维院士多年来始终是全国有机发光学术会议的有力倡导者,也是首届有机电子会议的发起人,在大家的共同支持下,有机发光及有机电子领域已进入了广阔时代。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陈慧娟书记代表省科协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近年来南工师生努力拼搏、锐意创新,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黄维院士领衔的先进材料研究院创新团队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在原始创新上屡创佳绩,为江苏乃至全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空间,给予了实在支持。她也衷心祝愿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能为加强有机光电领域的国际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为光电新材料前沿革命带来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科技智慧和力量。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紫金(新港)科创特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万舜代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致辞。他期待,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能有力推动有机发光和有机电子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为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当科技产业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时,材料既是阻碍,也是机遇。旧材料总有性能不适应新需要的瓶颈,而新材料总会在突破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束缚的同时,为科研、产业界带来新的方向,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体验。”谈及牵头主办此次会议的初衷时,校长黄维院士表示,南京工业大学积极主办一系列国际研讨会,都是本着“追求真理、繁荣学术、造就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此次大会为期三天,旨在探讨国际有机电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快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化步伐,既要直面当前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及光伏理论、钙钛矿和量子点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等研究热点问题,又将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凝聚共识,大力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校长黄维院士表示。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正是想探讨,在该领域内华人科学家究竟在国际上开创和引领了哪些学科方向?在国际上也有了哪此较大的发言权?
  三天的会议里,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美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韩国、瑞典等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科学家们畅所欲言。他们或来自高校院所等科研一线,或来自业界知名企业等产业一线,学界与业界的直接交锋,也将有利于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到商品化、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条,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合的蓬勃生机。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纳米材料与能源专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先进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戴黎明教授;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我校客座教授裴启兵;国际知名磷光OLED显示器和照明技术厂商美国通用显示器公司(UniversalDisplay)的JulieBrown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岑子健教授等学界“大牛”做大会报告。此外,刚刚在学校学术休整周期间赴澳大利亚访学的王建浦、邢贵川教授,也分别汇报了各自在有机光伏、钙钛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悉,本届大会得到了国内外广大有机分子和聚合物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为期三天,共设六个分会场,分别举行了大会报告5场,邀请报告105场,口头报告134场。会议共发布258份墙报,获得近20家海内外企业的赞助。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1200多名代表注册参会,创下了历史之最。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