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变

———读《乡土中国》有感

期次:第261期    作者:国贸1401陈斯强   查看:42

  《乡土中国》虽只有区区数万字,读来却韵味深长。费孝通先生毕生知行合一,在乡村社会实地考察多年,而后著得《乡土中国》,书中费老详尽地用理论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而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读此书时,心中自然而然产生了许多感想,只叹才疏学浅,阅历甚少,只能通过一些实例,叙写一些见闻,来表达我读此书时的想法,谈谈我眼中的乡村社会。
  正如费老在“乡土本色”中所说,“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子。农人的眼中,最重要的便是土地和尊严了,而这尊严,亦可说是面子。还记得奶奶讲过,有一次电视广告放一个谜语有奖竞猜。“一个口,分四块是什么字?”虽然知道那是骗人的,但爷爷还是拨通了电视屏幕上的电话,跟对方说那个字是“田”,虽然电话费被一下子扣了十几元,但爷爷还是挺高兴,“我们农村人,别的字可以不认得,‘田’不能不认得,我们农民,就是靠这个吃饭的!”田,即为农民的土地,对土地的依赖,让老辈的农民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田地,因此也安土重迁,只想在农村好好地过日子。这也是费老所提到的亚普罗式社会的构成因素之一了。而毕竟此书是费老早年间所作,现在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及农村的空巢现象,自然是写不到书里了。但费老所描述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依然还在。
  依我看来,现在的乡村社会,祖辈的老人基本都在家务农,父辈中的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年轻人走出村子闯荡大城市,或者去接受好的教育,则是现在的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
  那么费老所描述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依然表现在哪里呢?
  费老在“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说乡下人都不识字。的确,农村老一辈乃至中青年的农民,文化水平实在不高。而现在这个境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电视的普及让文化知识走进了农村千家万户,农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对电视荧屏中的字符,渐渐熟识,也认识了不少字。此外,越来越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也让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巨大改善。虽然后期的宗教文化以及科学文化的影响很大,但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是得到了很大保留,例如红白喜事,基督教徒去世时,坟茔之上,还是会插上孝棒;西式婚礼,会穿红色的婚纱。而改变最少的,非过年莫属,贴春联、放开门鞭、蒸馒头等等,这些风俗可是一样都不能少,不是宗教或者其他东西所能改变的。农村许多空置的房屋,过年时,门前还是会出现崭新的春联。乡村人,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乡土。
  这便是牢不可破的乡土情怀,情感的根,文化的根。
  另外一点变化便是书中的“男女有别”,现在乡村中,虽然依旧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但女孩子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更多的家庭想育有一男一女,从而感觉更圆满。这与现在经济社会中抚养男孩的高成本也有一定关系。
  费老在书中所说的“血缘和地缘”在乡村的变化并不大,主要是因为乡村的人口流动变化不大,乡里乡亲都认识,远近也能扯点亲戚关系。正如乡镇上的许多店面,直接以人名命名,如“赵二摩托”、“严三日用品”等等,便是一个地缘和血缘的关系延续。
  总地来说,乡村社会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历史命运,而现在的变化,也都是发展进步。
  发展具有其历史必然性,而我们的乡土社会,在这改革的洪流中,定会越来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