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

期次:第259期    作者:品设1301徐菲儿   查看:35

作者回老家过年,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与家人团聚,享受一年劳作获得的财富,给每个人一个喜气洋洋的笑容,年味自然而然也就浓了。作者认为年味自在人心,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





  今年,久居城市的我难得的去了河南老家过年。
  疾驰的汽车将我眼前南京城里的高楼大厦变成了河南夏邑县城里不高的小楼房。不比现代化都市的繁华炫目,眼前的小县城里却别有一番热闹喜庆的场景。街头巷尾各种水果蔬菜的摊子歪歪扭扭地霸占了本就不宽的马路。汽车来到这里必定拥堵,而三轮车、自行车却显得游刃有余。年前的人们都格外兴奋,在人潮中叫卖或抢购着年货。还有一些卖牛羊肉的师傅熟练地宰羊剥皮,路边挂着的鲜红的全羊更是为这座小城添上了一份“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喜庆年味。
  除夕当天,照例是要待在爷爷奶奶家的。简单的砖房、古朴的乡村在辞旧迎新的大背景下焕发着生机。凹凸不平的泥土地上奔来跑去一个个欢快的孩子,他们时不时地扔下一个炮仗,发出噼啪一声。家里的饺子还没有下锅,邻里就一个个笑眯眯地送来了自己家的饺子,转眼功夫桌上就已经是七八碗了。阵阵鞭炮声把天地都炸亮了,细碎的红片落满了村里的黄土地。祭祖的人面对着自家的小土堆跪拜、烧纸,神情虔诚。老人们说过去人死后就挖一个坑埋在自家田头,每年都去祭拜。那天我望着广阔的田野上一个一个的小土堆不禁心生感慨:这些死去的庄稼人一辈子在土地上劳作,死了也要守护自家田地,见证着一年年的辞旧迎新和子孙后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难言的人类精神啊!
  以往的每年过年我都觉得老人们要比我们开心,今年也不例外。面对着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望着我们眼角的笑意像是一不小心就会溢出来一样。大概他们从那个贫困的年代走来,比我们更能尝出年味;大概所有的孩子都在身边,他们更觉得特别幸福。一家人就这样围坐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吃着大家共同做出来的饭菜,七嘴八舌地说说笑笑,而后再一起看看春晚,磕磕瓜子、花生,这个除夕夜我觉得特别自在舒服!
  走亲访友拜年,下饺子吃羊肉,村落里随处可见的小牌桌,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让我感到充实愉快,老家农村浓浓的年味不停地感染着我!
  想起往年在南京城里的过年,似乎并不少什么,却又少了些什么。大概身处于快节奏都市里的人,压力太大,内心无法放空,久而久之品尝年味的味蕾就退化了。商家不忘在春节牟利,人与人之间疏远了、陌生了,世事纷繁心灵得不到休憩,于是年味就淡了。而农村老家的人们或许因为相对的闭塞反而比我们更能品出年味,更能保持住一份淳朴与自然。
  所以我想年味自在人心,关键在于我们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春节既然是中国人对年岁轮回的见证,是对自己一年辛苦的酬谢,是全家团聚的好时间,我们就都应该珍惜铭记和传承发扬。在春节让自己全身心地休息一下,享受一年劳作获得的财富,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给每个人一个喜气洋洋的笑容,年味自然而然也就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