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写给女孩子的信(5)

关于快乐

期次:第257期       查看:29

温晋锋给女孩写信,讨论快乐的重要性,快乐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生活充实后产生的一种心满意足。快乐来得很单纯,能让人感到满足。建议将日常生活过得很充实就能得到快乐。


  亲爱的女孩:你好!
  不知你是否读过我的信?你读与不读,信都在那。这就像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说话一样,无论孩子听还是不听,妈妈都要说。今天我得给你谈谈快乐。
  现在快乐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日时有生日快乐,新年中有新年快乐,各种节日里有节日快乐,快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天经地义的事。在学术界还产生了以快乐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尼采是快乐哲学的鼓吹者,罗素是快乐哲学的倡导者,国内也有不少让我们以快乐作为生存哲学的人。
  但什么是快乐?笑就是快乐吗?怎样得到快乐呢?快乐是我们的追求吗?快乐能刻意追求到吗?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吃货。吃既是生理需求,又有文化特性,这是一件值得追求的快乐的事。每天沉湎于吃,可是吃得饱饱的时候,就特别想睡觉。我的一个同学甚至发明的一个词汇叫“饭瘫”,吃饱时就瘫了,这时瘫下来是一件非常惬意、快乐的事。那么要不要追求这种快乐呢?虽然损伤的是你自己身体,与别人没有关系,这样的快乐偶尔小试可以,如果天天是这样,你会以不快乐收尾。
  如果仅仅是以快乐为目的,而不考虑获得快乐的手段,这样的快乐,宁可不要。比如一些低俗的笑话,的确让不少人大笑不止。但是讲述者照顾到听者的感受吗?再比如一些恶搞,虽然好玩,但一定要分清对象,好玩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你的快乐不一定是别人的菜。如果把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快乐的基础之上,就更不可取了。
  人们把笑归入快乐范畴,如果不快乐,就不可能大笑。但是笑就快乐吗?如果仅仅是生物意义上脸部肌肉的运动,是不是你也要追求的呢?按照爱因斯坦的话说,这是猪的快乐。
  要快乐,就要知道不快乐。你只有知道自己的脆弱,你才会懂得谦卑,才会做到善良。如果没有体验过悲伤,怎么知道快乐呢?所以快乐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生活充实之后产生的一种心满意足。
  快乐有时来得特别单纯,看到别人单纯的快乐,你也会深深地被感染。读书时,有一位来自的广东的同学,他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雪。那天,真是下雪了,我把手缩在口袋里,不肯拿出来。而他,张开双臂,伸出双手,跳跃着接空中的雪,一边接一边笑,还张着大嘴,伸出红红的舌头,企图尝尝天上的雪是什么味道。可是他小小舌头怎么也接不到雪,于是他就一直把舌头伸在外面,仰着头,不放过任何一片雪花。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用舌头接雪,刚出来一会,口腔就酸起来,就把舌头收回来了。而他,还在忘情地接雪,终于有一片雪花落在舌头上了,他还没感觉到什么,雪就没有了,连凉都没感受到。看得出他由衷地高兴,忘乎所以,成了一个天真的孩子。这样忘情,连我这个旁观者都一辈子记得,何况他!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着平凡,如果把这平凡的生活过很充实了,你也就得到了快乐。
  一个人,无论是在风中、在书里、在厨房、在床上、在犄角旮旯、在屋檐底……你能会心地笑,无论出声与否,那你就是真正的、由衷地快乐了。
  冬天来啦,雪也来啦,伸出舌头,来尝尝雪的滋味吧!温晋锋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