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一行来校调研时,要求南工———
坚持四个“不动摇”提升社会贡献度

期次:第249期       查看:61

  本报讯 6月6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金波在干部五处处长梅仕城陪同下来我校专题调研。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校长黄维院士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王德明主持。
  王书记代表学校对胡副部长和梅处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省委组织部长期以来对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所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汇报了我校近期来的工作: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全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引导并告诫大学生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 “第一粒扣子”,要求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贯彻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实施好“八项工程”、落实好“一项保障”,同时,借鉴和吸收外国知名高校的成功经验,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高水平学府而执着攀缘;三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学风建设年”为契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办学质量;四是深化内部改革、坚持从严治校、加强科学管理、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全员向上动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王书记还对我校在引育高端人才、扩大全球交流与合作、持续开展协同创新等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和暴露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黄校长结合履职近两年来的思考和实践,作了题为“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实干成就事业”的汇报。南工人开启“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征程,初步建立了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引育人才体系。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出台人才系列制度,建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完善“人才特区”政策、打造“大师+团队”模式,加大海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的引进力度,在全校上下形成了人才“金字塔”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要求,探索“2011学院”等高水平人才培育模式,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抢抓“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战略机遇,坚持“协同为纲、创新为目,学科为基、科技为重,育人为本、文化为魂,人才为先、机制为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同创新模式,极大提升了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构建文化引领体系,通过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时钧精神、青年志愿者精神、女垒精神,打造多元特色文化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酝酿实施“行政大部制”和“学科学部制”改革,以期通过理顺行政机构运行机制,实现行政管理效能化、服务体系专业化、人才培养一体化;超前布局,打破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学术竞争力。
  胡金波副部长在听取汇报后,高度肯定我校在引才育人、协同创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南工作为省属高校中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发展最好的大学之一,其发展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他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坚持建设贡献卓越大学的目标不动摇。以人为本,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改革传承型学习,扩大研究型学习、增加体验型学习”,不断提升培养质量。要提高适应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提高保障度,提高生源质量和育人质量;要提高贡献度,为江苏、国家的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提高满意度,以突出的业绩来提升学生、家长、社会和政府对高校的满意度。二是“坚持引才育人不动摇”。南工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高地、学科高地。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以生活之美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三是“坚持协同创新不动摇”。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面向美好江苏建设的重大需求,着眼于生态环境,着手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生物与化学制造技术。四是“坚持文化引领不动摇”。要积极推动学校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吸收南工文脉精华,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引导全校积极向上的文化体系。
  会前,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校长黄维院士陪同胡金波副部长一行考察了南京工大科技产业园、江苏膜科技产业园。 校办